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记全国模范教师龙云泽 本报记者王爱军刘毅
感谢老师多年的照顾与教导,祝您教师节快乐!———高杨
这周六,我想回实验室看看,看看您……———刘灵芝
9月10日上午,物理科学学院教授、我校“低维纳米材料与光电器件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龙云泽在本报社接受采访。
37岁的龙云泽,刚刚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此时,调成静音的手机屏幕不停闪烁,学生们的教师节祝福短信从四面八方涌进来。
2006年12月,29岁的龙云泽和爱人带着大包小包,怀抱蹒跚学步的儿子,怀揣梦想来到黄海之滨的青岛大学。8年后,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的梦想也在这里开花结果———他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是我校最年轻的“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物理科学学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8年来,他已培养了3名博士、17名硕士,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70余篇;他迄今已申请了近60项国家专利,其中授权20余项。最让他骄傲的是,所有专利的证书上,都印有他的学生的名字……
打通教学与科研
在青大8年的这份“成绩单”上,龙云泽不仅自己成果卓越,还带出了众多优秀的学生———李蒙蒙、刘术亮、唐成春、尹红星、刘灵芝、郑杰、刘熠辰……说起自己的学生,龙云泽立即兴奋起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不论是从事科研工作还是就职于企业,他的许多学生都是受欢迎的“明星”人物。
他的实验室俨然就是“造星工厂”,而那些“明星”的苗子都是被他吸引而来。
龙云泽出生于广西桂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考时喜欢物理的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2000年大学毕业后又被免试推荐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生。在读本科和研究生时,导师为他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并引领他体会到了科研的乐趣与成就感。大三时,龙云泽第一次走进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的科研实验室,第一次为实验熬到凌晨两点;在中科院读研时,他用发表论文后获得的6000元奖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因为科研做得好,2004年导师派他这个博士生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作了20分钟的全英文口头报告。“当听到主持人介绍‘来自中国的龙云泽博士’时,我第一次感到,我们的科研工作还可以为国争光……”年轻的他,心中从此埋下了一颗责任的种子。
自己做了教师后,龙云泽的教育理念自然受到导师的影响,结合自己在法国、悉尼和香港等地的学习工作经历,他深深体会到,教学和科研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在科研探索中找到乐趣,理解和应用所学基础知识,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通过与一些企业的接触交流,他发现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希望自己像当年的老师一样,为学生创造一方大胆创新、敢于动手的天地。
从2007年开始,龙云泽成立了自己的光电纳米材料实验室,并吸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最多时有20多人。2012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纳米纤维“泰山学者”团队。迄今,已有近60名学生参加了他的课题组。
“敢想敢做”,是他经常鼓励学生的一个口号。
从学生进组的那一刻起,他就把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当成自己的责任。研究生期间论文发了十几篇、提前半年博士毕业的龙云泽,深深体会到梦想对于学生成才的巨大推动力。“我首先要为他们造梦,然后再帮助他们圆梦。”
在帮助学生实现科研梦的同时,他也在圆自己的梦:打通教学和科研,让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他的课题组现在每周有一次组会,师生们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工作进展,探讨解决遇到的问题……中科院联合培养硕士毕业后在海信做研发工作的刘灵芝回忆说,参加龙老师课题组的组会,让她受益匪浅。每周的组会,会安排学生和老师轮流报告并且还有自由讨论环节。面对一群同学和老师的提问,报告人必须对所讲内容准备充分。刘灵芝说自己每次都会查阅很多文献,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长期下来无形中提高了科研能力。
每一次组会,从对课题内容的理解到PPT的制作,从内容的展示顺序到讲PPT如何讲解,甚至连PPT如何能做得更美观、更吸引人,他都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些年,龙云泽一直为本科生讲授《纳米材料导论》。在日常教学中,他经常把自己的求学经历、对人生和科研的理解及感悟穿插其中,再加上最新鲜、最前沿的科研资讯,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的进展,由此激发了很多学生投身科研的热情和兴趣。
“把学生当朋友,心里时常想着学生”,是龙云泽对于合格教师的理解。他的办公室就设在实验室里,学生随时可以找到他,他也可以随时为学生解难答疑。平时,他和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都习惯称他“龙哥”。
2005级本科生李蒙蒙忘不了2007年和2008年龙老师带他一起一趟趟地坐公交车去水清沟购买试剂;也忘不了和龙老师一起组装实验设备、周末经常加班的日子。
一名研究生的母亲最近生了重病,龙云泽当即掏空了钱包,第二天又拿来了一些钱,并鼓励他继续把论文撰写完。日前,这名学生的论文已被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的《材料化学杂志》接收。
几乎每个学生都吃过龙老师老家寄来的沙田柚、金钱橘,每个学生都记得龙老师经常感叹的一句话:明天你坐在什么地方,与你今天的努力有关……
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龙云泽认为这就是教书育人的涵义。
“顶天立地”助学生圆梦
在采访中,龙云泽反复提到“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协同创新,顶天立地”这16个字,这是他多年来为人处事及教学、科研工作的一个总结。
龙云泽非常感谢父母对他的尊重与信任,当年没有干涉他报考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求学为师一路走来,他对“因材施教”四个字非常推崇。“作为一个老师,我是在发现人才,发现学生的天赋,然后提供合适的土壤,创造条件,让好苗子成长起来。”
上大学时,华为集团来学校招聘时作的一个报告,第一次给了他强烈的撞击:拿着铅笔验算的纯物理时代过去了,社会需求的科研人才是要与产业紧密结合的。
多年来,他也一直在思索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渐渐地,“顶天立地”四个字在他的脑子里清晰起来,这与他崇尚的“因材施教”四个字是一脉相通的。
龙云泽这样解释这四个字:“顶天”,针对那些希望继续深造、在学术上有追求的学生,导师通过引领、点拨等,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在基础研究中有所突破,创造高水平的理论成果。“立地”,即立足于国家、社会与产业的需求,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那些选择就业、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感兴趣的学生,龙云泽通过与企业合作,把物理实验室建在企业,安排优秀学生到企业联合培养,可以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转化科研成果,也有利于学生就业。仅2013年一年,他就带着学生走访了10家企业。
“老师的责任,就是教会学生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对他带的每一个学生,龙云泽都会与之进行反复沟通,根据其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培养方案。
李蒙蒙就是他带的学生中一个“顶天”的例子。
2008年,物理科学学院开展了“本科生给教授做科研助手”活动,李蒙蒙由此进入龙云泽的实验室。大三下学期,李蒙蒙放弃了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选择了留在本校读研,继续跟随龙云泽教授学习。龙云泽先后推荐他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进行交流学习。他坚持做开放式的科研,努力创造条件使自己的研究生都有“第二学习经历”,加速他们成长。
在我校就读的7年间(本科和硕士),李蒙蒙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被SCI收录11篇,EI收录1篇),获国家专利8项,7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如今,远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学会高分子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李蒙蒙,有了更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
2006级本科生刘术亮则是一个“立地”的典型代表。
刘术亮从大三起下学期起,进入龙云泽的实验室,他在实践能力上表现得非常突出,本科毕业后他师从龙云泽继续读硕。硕士毕业后,刘术亮以科研成果入股青岛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这家企业的顶梁柱。如今,他个人拥有近20项专利,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论文2篇。
而龙云泽自己,也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身体力行着“顶天立地”这四个字。
他是国外期刊《纳米科学快报》的副编辑,英国物理学会会刊、美国化学学会会刊、欧洲物理快报等30余家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2011年,他在影响因子为22.87的国际权威期刊《高分子科学进展》上发表的文章《导电聚合物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的制备、物理性质及应用的最新进展》,把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以及该领域相对分散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近几年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他也取得了不凡成绩,他的纳米纤维“泰山学者”团队的最新重大成果,是与解放军301医院、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等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气流辅助原位静电纺丝装置”。在研发过程中,他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将纳米止血技术成功用于活体动物止血实验。医护人员配备这种装置后,到达车祸或火灾现场,可以直接将医用胶喷在患者创口上从而快速止血。它不仅可用于止血,还能用于紧急的烧烫伤治疗。
采访结束时,记者向他送上节日的问候,并祝贺他获得的成绩和荣誉,龙云泽说:“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是我的学生成就了我!”他说教师这个职业给予他最大的回馈,就是与学生们一起成长。
(《青岛大学报》第1573期2014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