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青岛市高性能固体电解质材料与固态锂电池工程研究中心郭向欣研发团队组织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报告。受邀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彭章泉研究员;上海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施思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开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泓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学报》编辑部主任李效民研究员;台湾大学化学系刘如熹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陈立桅研究员;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le》朱昌荣副主编;上海大学电子信息材料系高彦峰教授;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柳忠元教授。
能源问题是人类在今后50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锂二次电池作为重要的储能器件,近年来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彭章泉研究员将锂-氧电池中金属锂负极比喻为锂电池领域“忘不了的初心”、氧气正极比喻为燃料电池领域“最终的梦想”。指出谱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电化学在储能领域的核心地位,并针对锂电池的先进研究方法提出展望。
上海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施思齐教授提出锂电池是物理学、材料科学、化学和力学等学科研究的结晶,推崇多学科交流合作。针对锂电池中的多尺度材料系统问题,固态二次电池的优势与挑战,围绕LiTi2(PO4)3/ NaTi2(PO4)3、Li7La3Zr2O12、Li2CO3体系中离子运输机理,重点阐释了固态电解质高电导率的结构特征,固态电解质的缺陷与相变,固态电解质中基于缺陷理论的运输机制,为研究者在理论高度理解锂电池各项机制提供指导。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开学教授从多孔多级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晶面调控、表面复合改性等三个方面阐释新能源储能材料的设计构筑。并就非水体系锂空气电池面临的挑战,提出泡沫镍原位生成碳纳米管、MoC2颗粒和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三维多级孔自支撑碳膜及嵌入TFSI离子的花状CoTi材料等多种无粘结剂多孔电极材料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加深研究者对锂离子电池和锂空气电池关键电极材料设计构筑的理解。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泓研究员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技术路线,并预测了正负极材料未来的发展潜力。李泓提出采用固态电解质保护金属锂电极的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有望显著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使电池走向实际应用。并结合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出了提高锂电池电芯安全性的策略及未来5年先进电池技术研发方向的布局要点。
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是当今材料、物理和化学界的研究热点。台湾大学刘如熹教授以个人研究方向为主线,深刻剖析了光转换光、光转换电和光转换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光转换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提出展望。
利用纳米材料与纳米效应构筑能源纳米器件,以获得并储存清洁、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也是物理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陈立桅研究员围绕光伏和锂电储能技术,详细综述其课题组关于纳米材料、界面和器件的研究。另外,陈立桅研究员围绕锂硫正极材料及限制锂硫电池循环寿命的金属锂负极材料,进一步对锂电池电极材料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上海大学电子信息材料系高彦峰教授从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和人体健康角度,介绍了其团队对木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对木基透明树脂复合材料、纳米纤维素-树脂复合材料以及纤维素-银纳米线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与会科研人员对传统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崭新的科研思路。
燕山大学柳忠元教授则以WS2材料为主线,详细介绍了WS2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柳教授课题组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SiO2/Si衬底上成功实现了大尺度、高质量单层WS2晶体及膜的生长,并针对单层WS2晶体中存在的拉伸应变及相关的光电现象进行了探索研究,揭示了应变释放诱导的单层WS2晶体荧光时效现象、单层WS2膜中反常晶界的形成以及应力释放诱导的晶格畸变现象;进一步通过退火处理制备单层WS2气泡,揭示了激光干涉效应与加热效应导致的荧光与Raman周期性振荡现象。该场报告会极大激发了与会师生对基础物理研究的科研热情。
此外,国内著名材料类期刊《无机材料学报》编辑部主任李效民研究员、国际著名能源类期刊《Joule》朱昌荣副主编分别到访我校,分别详细介绍两期刊的基本情况,包括发展历史、编委成员、影响因子、收录情况等,并对期刊的发展思路提出展望。此次交流活动,为与会师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提供了直接的帮助与指导。
这些学术报告与国际科技前沿接轨,极大扩展了师生们的视野,丰富了我校师生的科研生活,对提升科研水平起到了显著作用。同时,以上受邀人参观了团队的固态锂电池实验室和正在筹建的“青岛市高性能固体电解质材料与固态锂电池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多项下一步合作的方案,为团队和工程中心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