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讲党课

平力:沂蒙新红嫂,奋进新征程【2024】

  • 作者:学生第一党支部 平力
  • 发布时间:2024-05-28
  • 点击量:

提起沂蒙你会想到什么?是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是宛若人间仙境的沂蒙好风光,还是那承载着光荣历史文化的沂蒙革命老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沂蒙人,提起沂蒙,我首先想到了一个母性群体——沂蒙红嫂。

她们推小车、站哨岗、缝军衣、做军鞋;他们送子参军,送丈夫支援前方;他们上战场、运弹药,送军粮,用乳汁救伤员,他们无私养育革命后代。战争胜利‘离不开他们无私的奉献,离不开他们柔弱而坚强的肩膀,在战火纷飞的八年抗战时期,155千多名妇女先后掩护了9万四千多名抗日战士,42千多名妇女救助了19千多名伤病员重返战场。

沂蒙红嫂从一滴乳汁开始,有如清泉浩荡,说不尽的红嫂又如一粒粒发芽的种子,在大地上呈现勃勃生机。

疫情发生以来,77名医护战线上的沂蒙热血儿女先后奔赴鄂北疫情一线。在这其中,有46名“沂蒙女儿”。她们以“不灭疫情绝不还”的生死时速,再次谱写出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英雄凯歌!大年初一,市中医医院呼吸重症科护士长董艳艳接到援鄂任务,来不及与家人道别便匆匆踏上征程。毅然别家离乡,与病魔较量,她毫不畏惧:“危险与责任相比,责任更重!”;“我们的产品质量就是战士们的安全屏障。”新时代沂蒙红嫂精神传承者、国人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新荣每天都这样叮嘱员工。突发疫情,高新荣主动向政府请缨,克服困难改装生产线,贡献一己之力。75岁老人、16个日夜、240双鞋垫。“沂蒙新红嫂”李秀莲将对白衣战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缝进鞋垫。揉着熬红的双眼,李秀莲说:“是沂蒙红嫂精神让我这样干!”2020年正月初九上午,在湖北武汉火神山医院抗疫一线的官兵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20吨皮薄馅大的山东水饺。这是山东“兵妈妈”、拥军19年的“沂蒙新红嫂”朱呈镕带领同事们赶制的妈妈味道的家常水饺。64岁,820公里,10余个小时车程,20吨……这一刻,我真正理解了沂蒙“红嫂精神”!

一家三代的红嫂是无数沂蒙红嫂群体的榜样。王换于被人们称为沂蒙母亲,是他把沂蒙红嫂的家风开创,抗战时期,王换于和儿媳张淑贞建立了战士托儿所,把一大批革命后代抚养,张淑珍妈妈最珍贵的就是首饰盒里三枚党徽,在她104岁弥留之际,嘴里还喃喃自语的说:我是共产党员,她把党徽紧紧的攥在手掌;她的女儿于爱梅是第三代红嫂,今年已72岁的她头上有顶闪耀的光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她没有居功自傲,而是以先辈为榜样,继承拥军好传统,赋予时代新内涵,并影响带动自己的两个女儿,用实际行动践行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谱写出了一曲曲拥军爱民的新篇章。10年来,她又进军营、到社区等累计宣讲2000余场次,加之接受访谈制作专题片,通过网络宣传方式,使受教育人数达1000多万人次。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在掌握大量鲜活生动红色史料的基础上,丁淑萍积极呼吁,倡导并参与筹建起了国内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事迹的沂蒙红嫂纪念馆,每年吸引约30万名干部群众参观学习。引导成立沂蒙红嫂协会、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沂蒙兵妈妈拥军协会、新“红嫂”志愿服务队,开展困境妇女儿童救助等工作,受益妇女达20多万人;立足县域经济崛起,先后带动10多万名妇女实现增收致富;致力于乡村振兴,帮助3万多个农村家庭变身“美在农家”。她大力推动红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共组织各类宣讲400多场,培训青少年20多万人次,促进沂蒙精神不断薪火相传。

新时代的新女性,传承着革命先辈们无私奉献、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她们是生活中父母孝顺乖巧的女儿,丈夫贤良淑德的妻子,孩子体贴入微的母亲;她们是工作中,面对罪犯毫不怯懦的警察,是对失足者循循善诱的教导员,是不厌其烦的服务员……是奋斗在一线的军人、医生、护士...这群“铿锵玫瑰”绽放着女性独特的光芒,团结奋进,同全国人民一道共闯难关!

沂蒙红嫂,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像蒙山上的松柏长青,像沂水滚滚向前波浪。红嫂精神是新时代的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是新时代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是新时代的牢记使命、奋力前行;是无私无畏、爱国如家;红嫂精神代代传承,大爱不言是无尽的力量,红嫂魂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是军队和人民的血肉长城,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信仰,是中国革命的洗礼,是新时代中国人民永远的脊梁!

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博逸楼  邮编:266071